矿业工程论文_地质冶金学及其在金和关键金属赋
文章目录
1 地质冶金学的研究内容
2 金矿石的地质冶金学特征
2.1 金矿石和金矿物的分类
2.2 难选矿石的主要原因
2.3 金的赋存状态研究内容和方法
3 地质冶金学应用实例
3.1 地质冶金学在选矿方面的应用
3.1.1 斑岩型铜金矿床
3.1.2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3.1.3 卡林型金矿床
3.1.4 IOCG型矿床
3.1.5 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3.2 地质冶金学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3.3 地质冶金学的技术发展
3.3.1 利用VNIR-SWIR高光谱预测回收率和产量
3.3.2 通过机器学习计算矿物组合
4 讨论
4.1 地质冶金学在金矿床中的应用
4.2 地质冶金学在关键金属研究中的应用
4.3 地质冶金学的发展前景
5 结论
文章摘要:地质冶金学(Geometallurgy)是一门交叉学科,将矿体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与冶金性能联系起来,目标是描述和了解矿体的冶金性质的多样性,并建立三维地质冶金学模型,用于协助矿山开采计划和优化工艺设计流程等。金矿石依据选冶难度可以分为易选矿石和难选矿石,其中难选矿石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金的包裹和脉石矿物影响两种因素。金的地质冶金学需要查清金的赋存状态,包括金矿物的种类与矿石难选冶的原因,从而为选矿提供指导。金的赋存形态包括显微金、亚显微金和表面金,研究金的赋存状态需要使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等分析显微金矿物,并结合多种选矿试验来交叉验证,加上对载金矿物中亚显微金的分析,得到金的全部分布特征。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往往具有不同的地质冶金学特征,同时金的地质冶金学研究还可以对矿床的成因和演化过程提供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典型的热液金矿床包括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卡林型和矽卡岩型的地质冶金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于地质冶金学上的新方法如VNIR-SWIR高光谱技术、地球化学数据机器学习。关键金属具有含量低、矿物细小的研究难点,与金的地质冶金学研究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提出将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的流程和新技术方法应用于关键金属矿床,并设计了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的研究流程和规范化表达,进一步延伸了地质冶金学的内涵和外延。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文章来源:《材料与冶金学报》 网址: http://www.clyyjzz.cn/qikandaodu/2022/0414/511.html